![]() |
![]() |
上市公司频出手区域保险 经营受考验
四川省首家本土法人保险公司——锦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锦泰财产保险”)于近日宣告开业。公司由8家国有大型及骨干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共同发起设立。股东名单中除去有国有大型企业之外,也不乏上市公司的身影,新湖中宝(600208.SH)就是其股东之一。
此前,中联重科(000157.SZ)、湖北三环(000883.SZ)、江西铜业(600362.SH)、江苏舜天(600287.SH)、江苏国泰(002091.SZ)、金陵饭店(601007.SH)等多家上市公司或已计划入股,或已发起成立不同类型的区域保险公司。
据有关统计数据,截至2007年8月,已公告参股或即将参股保险公司的上市公司总计就达70家。广发证券保险业分析师曹恒乾对《第一财经日报》表示:“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投资保险公司,是因为看好保险行业的潜在盈利预期,在此背景下动用自有资金投资保险可以理解。”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执行院长郝演苏对本报表示,在国内,与其他金融牌照相比,保险牌照相对容易获得,且注册资本金相比较低,很多资本希望借此迂回获得更大的金融经营牌照。
但也有观点认为,地方法人保险公司的成立较难真正发挥风险分散的作用,由于短期内承接业务来自同一地区,因此区域风险过于集中。此外,依靠股东业务保障“温饱”、“打破原有市场格局”,区域风险过于集中。
郝演苏对本报表示,目前,国内保险市场上,前十大保险机构控制着90%的市场份额,其余100家保险机构分享剩余10%份额,再加上保险的杠杆大,因此即使增加很多区域性保险主体,市场规模并无多大变化,再加上保险管理人才有限,会使得这些小机构运行和管理糟糕。此外,这些区域性保险机构很多由当地企业发起组建,而又依赖股东业务生存,一旦发生区域性灾害,股东本身又是客户,自身都需要赔付,增资更是困难。他表示,去年西部就有一家区域性保险公司有此遭遇。
他认为,目前一些小保险公司在成立两三年后就出现股权转让现象,很多股东的动机不纯,希望通过溢价转让获得财务投资收益。此外,近5年来成立的小型保险公司,98%属没有个性的经营,跟随大保险公司的产品,同质化严重,发展相当缓慢,区域性保险公司活力不够,盈利成为“慢性病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