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![]() |
留意权证对正股价格变化的敏感度
依据权证行权价与正股价格之间的关系,权证可分为价外、价内及价平三种状态。对认购证来说,当行权价高于正股股价时,则称为价外;当行权价低于正股股价时,则称为价内;认沽权证则相反。无论是认购权证还是认沽权证,当行权价刚好等于正股股价,则称为价平。由于权证价格与正股价格息息相关,当正股价格大幅变动时,相关权证的价格便会相应转变。权证由价内变为价外,意味着到期时行权的机会降低,持有人面临的风险加大。但对于并不打算持有权证到期行权的投资者来说,更应关注权证价值状态的变化对权证的实际杠杆的影响。
众所周知,权证的魅力在于它的杠杆作用。在实际操作中,投资者往往采用实际杠杆来衡量权证对正股价格变化的敏感度,实际杠杆直接反映投资者的潜在收益和风险。但是,实际杠杆是一个动态的指标,理论上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,会跟随权证的价值状况(价内/价外)变化。一般而言,价内权证因为有内在价值,交易价格较高使得杠杆比率较低,实际杠杆因而相对较低,对正股价格变化的敏感度较低;相反,价外权证因其无内在价值,交易价格相对为低,而实际杠杆相对较高。因此,当正股在短时间急跌时,原先的相关价内认购证可能变得价外,而实际杠杆可能提高。
值得注意的是,当大市急跌时,有些认购证的杠杆比率会跟随上升,但当认购证价格不断下跌时,最后的实际杠杆也可能会反而下跌。认购证价格不断下跌,一般表示正股价格的走势持续下跌,股价下跌可能会令权证经历价内-价平-轻度价外-深度价外的过程。而深度价外权证由于正股市价与权证行权价有相当的距离,需要正股价格出现足够大的变化,才可能拉动权证回到价内,因此权证对正股价格变化的敏感度较低,表现为实际杠杆较低。进一步的,如果深度价外权证刚好接近到期,其时间值下跌会加快,权证对正股价格的敏感程度会更低。这在之前到期的认沽权证中可见一斑。
综上所述,投资者应该了解正股价格变化对权证实际杠杆的影响:通常在行权价附近敏感度最高,以行权价附近为转折点,变化的快慢有所改变。为此,在正股价格发生突变时,投资者需多加留意,相应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。